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南通企业 > 正文

2022年南通市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3/2/1 15:59:16 浏览:265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均在江苏省天然水平涨落范围内,与去年水平相当。所有监测点位的电磁场强监测结果均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要求。

(六)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市生物丰度指数为30.32,植被覆盖指数为74.47,水网密度指数为80.92,土地胁迫指数为6.43,污染负荷指数为0.61,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为65.34,处于良好状态。

关于2021年生态环境状况我先简要介绍这些情况,详情请参阅《2021年度南通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二、生态环境强服务优执法工作情况

发展与保护本是一体,执法监管和服务发展都是生态环境部门应尽之责。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和“厚植为民情怀、提升执法水平”主题教育等各项要求,始终坚持“依法依规监管”与“有力有效服务”相结合,为高质量发展增容扩绿,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努力实现南通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环境执法监管情况。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严执法的工作总基调,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着力化解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环境执法监管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严格执法,深入推动治污攻坚。积极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城区夜间噪声污染整治等重点专项行动,持续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水环境监督执法帮扶,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废水偷排直排环境等违法犯罪活动。2021年,全市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054件、同比增加71.74,处罚金额1.03亿元、同比上升44.25,执法质效主要指标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其中处罚案件数居全国地级市第六。二是精准执法,不断提升监管水平。省内率先出台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实施意见,充分运用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办理案件92件,用电监控连续23小时为零被处罚案件获评生态环境部优化执法方式第一批典型案例。构建市县互通、共享融合的监测监控大数据平台,推进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监控“五全”建设(即自动监测监控设备全检定、设施全验收、异常全标记、质控全流程、数据全联网),为非现场执法监管夯实数据支撑。三是联动执法,有效凝聚监管合力。成立全省首家环保公安融合战队,建立联合调查、信息共享、联席会议等制度,累计开展8次联合行动,侦办案件41件、抓获犯罪嫌疑人92人,相关工作获生态环境部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推广。组建全省首家生态环境消防救援应急联合队,实行同办公、同训练、同出警的实体化运行模式。联合上海崇明生态环境局,首次举行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四是创新执法,全面锻造环保铁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标准体系,72项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查处规范在全市推广试运行。在全省率先开展环境信访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建设试点,依法、规范、快速办理好各类环境信访事项。连续五年举办执法大练兵技能竞赛活动,优胜选手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称号,相关做法被生态环境部推广。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海安生态环境局入选全国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获全省环境执法大比武团体第二名,2名执法人员进入全省个人前十。

(二)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评判标准,印发《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方案》,持续改善企业落户“硬环境”,优化服务发展“软环境”。一是深化行业绿色发展。两办印发《南通市关于加大污染减排力度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纺织印染、船舶海工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化改造,加快落后低效产能淘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获评省生态环境厅十佳改革创新案例。加快实施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培育计划,每年培育10家左右企业入围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名单,着力打造高端绿色发展领军企业示范集群。二是细化服务企业举措。深入开展“温暖生态绿色助企”和重点优质企业“体检”活动,对100家拟上市及上市“白名单”重点优质企业实行“体检”服务,为企业环境管理消除盲点、堵塞漏点。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环保服务站作用,常态化办好企业环保接待日、环境治理供需洽谈会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环保难题。三是优化重大项目服务。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盯到底”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推动南通港总规、通州湾三港池码头工程、海太过江通道等重点项目环评获批。推进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对于规划环评处于有效期内、环境质量达标的园区,拟建项目可简化环评报告内容,采取承诺制审批。压降项目审查时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报告书技术审查时间分别从30日缩短至15日、60日缩短至30日。制订《南通市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调蓄库工作方案(试行)》,创新建立市级“总量调蓄池”,强化环境资源要素保障,差异化支持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四是强化正向激励措施。推行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环境应急管控豁免名单、环保信用联合惩戒红黑名单,实行靶向式执法、差异化管理,得到广大企业好评。完善绿色金融政策,帮助企业申请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债券、绿色企业上市等各类补贴300万元,发放“环保贷”2.6亿元、排污权抵押贷款7000余万元,助力企业破解资金短缺困境。

我就通报这么多,谢谢大家!

周锦南:

接下来我们进入提问环节。

媒体记者提问:

刚才两位领导介绍我市环境质量改善明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作为南通市民我也感到由衷高兴。但是我们发现,这两年群众对大气异味扰民、噪声等投诉比例较高,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对这类环境问题有哪些处置措施?

程炜:

感谢广电记者提问,我市近几年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困扰老百姓的异味扰民问题、噪声扰民问题确实还不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制度和规范完善,环境信访处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出台了《关于环境信访办理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就一件信访我们4次回访,从制度上完善信访处置。二是抓整治强攻坚。整治攻坚重点的、难点的信访问题,局领导包案化解,加强执法,推动环境问题解决。通过环境问题的解决,最后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废气扰民问题。在废气扰民上坚持国标和民标,首先要解决民标问题,即使是达到国家标准,没有达到民标的,同样要求企业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一直达到民标为止,噪声扰民也是一样。三是抓作风压责任。信访处置关系到老百姓身边的切身利益,我们对重点信访都是一案双查,特别对重复信访、越级访,不但要把信访问题处置好,同时倒查在首次访的时候处理的责任问题,通过一案双查倒逼责任落实。

下一步将从深化改革试点,强化作风建设,坚持源头治理,助力高质量发展,狠抓积案攻坚,化解突出问题等方面持续把废气扰民问题和噪声扰民问题解决好。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媒体记者提问:

我市全域治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我想问下卢局长,今后我市在水环境治理提升上有没有什么新举措、新办法?

卢建均:

南通美不美,关键要看水,在生态环境三大要素(大气、水、土壤)中,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已在全省位居第一,而在水方面,国省考断面优Ⅲ类比例尽管这几年提升幅度较大,但还有部分断面不能稳定达标,离百分百的要求还有差距,部分镇村低等级河道还存在着水系不通、水流不畅、水质不好等问题。水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久久为攻,持续推进。对这位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作一简要回答。

一、南通区域治水“四化”新理念:即“系统化思维、片区化治理、精准化调度、长效化管护”。所谓系统化思维,就是在治水上要同步推进控源截污、水系连通畅流活水和生态修复。其中,控源截污是基础、是前提,畅流活水是关键,生态修复是提升。通过系统治理,有效减控入河污染总量,去除河道底泥累积污染存量(特别是少数镇村河道),扩大河网水环境容量,从而使得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所谓片区化治理,就是按照河网特征和水系格局,科学划分治理片区,在每个片区构建高低分开、引排有序、畅流活水的格局;精准化调度,就是要通过科学调度水利工程,实现引排能力的全面提升、优质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长效化管护,三分治,七分管,就是要通过常态长效的管护,确保长治久清。我市于2019年在中心城区试点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初起向全市域拓展,到今年年底治理片区将覆盖3000平方公里,预计“十四五”末覆盖全市域。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

根据市委王晖书记关于治水“统筹考虑、连片整治、一体推进”的批示要求,市里成立了以市委沈雷副书记总牵头,市政府王凯、童剑、刘洪三位副市长牵头指挥、市委鲁亚飞副秘书长担任总协调员、市人大农业农村委顾汉忠一级调研员担任总联络员的工作专班,整合优化市生态环境、住建、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力量、资源、信息、政策等,坚持以区域治水为统领,一体化推进农田退水和养殖尾水治理、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农村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专项工作,力争做一片、成一片,以重点突破推动治水水平全面提升。这是我市继“三河三行业”“河岸共治”深化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中心城区水环境质量提升、区域治水等专项治理工作之后关于治水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专班各位领导的统筹协调推进下,全市上下各地各部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一盘棋”推进的强大合力,专项行动一定会取得明显实效。

媒体记者提问:

在日常实践中,如何有效打击涉嫌环境违法刑事犯罪一直是个难点,刚才听王市长提到我市在全省率先组建了环保公安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融合战队,能不能请陶局长详细介绍下这方面情况?以及我市公安系统对涉环境刑事违法案件查处中取得哪些成效?

陶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由我来简要介绍一下南通公安机关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相关情况。

一、高标定位,深入推进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近年来,我们公安局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中央、部省市关于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系列部署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把打击污染环境犯罪作为全局重点工作,超前介入、主动出击,全力打击各类突出污染环境犯罪,全面护航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一年来,市公安局党组3次专题听取并研究全市打击污染环境犯罪工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高山同志4次对打击污染环境犯罪工作作出批示。今年三部委开展打击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处置、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和废水偷排直排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以来,我局专题召开视频动员部署会,在市三部门方案基础上,从组织推进、措施落实、行刑衔接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子方案,全力推进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二、多方联动,切实凝聚整体工作合力。近年来,我局始终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联勤联动作为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的重要抓手,加强内部协作,强化外部融合。2021年,我局与生态环境局在全省率先创新组建公安、生态环境打击污染环境犯罪融合战队,先后开展联合检查8余次、出动执法警力40余人次。目前,我局正在加快建设与生态环境等部门的行刑衔接一体化执法平台,全面构建贴近实战的行刑衔接一体化打击新机制。将污染环境违法犯罪侦查工作并入公安合成侦查中心一体运作,围绕超标排污、废水直排等典型违法犯罪,强化研判分析,推行多部门同步上案、多警种合成作战。与此同时,我局切实加强与检法部门沟通协商,健全联席会议、联合培训、案件会商、提前介入等工作机制,切实提升案件办结效率。一年来,我局召开联席会议5次,协商解决问题9件,商请检法提前介入案件20余起。

三、多措并举,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我局把破案打击作为遏制污染环境犯罪的重要举措,紧盯长江、通吕运河等重点水域,聚焦危废产生企业、重点排污单位、重金属、化工等重点行业,健全“警格 网格”“人力 科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新南通企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