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东疆启东海中来”8张地图带你穿越千年看启东

发布日期:2022/4/7 13:28:54 浏览:179

前几天,一篇《这8张地图带你穿越千年,速览启东的前世今生》推文一下子火了,滨江临海启东的前世今生,许多市民很感兴趣,不妨让我们通过这8张地图,前去一探究竟。启东市政协刚推出的一本新书《开疆拓土》,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其中《东疆启东海中来》一文介绍了启东成陆的历史。历史上,启东有三度疆土拓展。北部吕四一带曾是南通县的一部分,现在启东境内最早开拓疆土的地方;中部曾经属于海门县,是清代建立的海门厅东部;南部则称为崇明外沙,原隶属崇明,1928年与崇明分治设立启东。这里是海屿沙岛这里曾是海屿沙岛,唯有沧海,波澜壮阔……据《吕四港镇志》记载,早在1300年前,吕四地区已有“海屿沙岛”的地貌。从第一张图唐代以前江岸变迁示意图可以看到,唐朝末公元900年前后,东布洲开始形成,其北部为吕四场,但启东其他地区还在大海中蕴育着。到第二张图宋代江岸线示意图时,吕四地区已和陆地联成一片。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范仲淹任泰州知州时,修筑泰州境内的捍海堰。到北宋至和年间(1054—1055),海门如县沈起发起修筑从吕四到海门余西全长35公里的海堤,与捍海堰连接,后人都把沈公堤统称为“范公堤”。《东疆启东海中来》一文也记录这件事:王安石在《海门县沈兴宗兴水利记》中为沈起的这件事做了记录,赞扬了沈起的历史功绩。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海门知县吴宗元曾写了六首诗,其中有一首《沈公堤》,追忆了那段往事:“捍海功成百代崇,蛇龙区薮尽耕农。当年不有临川笔,到此惟知有范公。”临川笔指王安石写兴水利记。吴宗元的诗,赞扬了王安石的兴水利记,留下沈起兴修水利、建造海堤的故事。解放后形成目前的启东区域元末明初,吕四以南大片土地坍入海中,因此,相比千年古镇吕四,启东中南部大部分地方依然是一片汪洋大海。从第三张清代江口以北岸线变迁图上可以看到,现在启东地境的几个沙洲中间当时还有夹江存在,直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沙洲之间的泓道封淤而联并成陆,形成启东的雏形。清康熙末年,长江口北岸开始新的淤积,许多小沙洲逐渐并连形成启海陆地。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划通州19个沙、崇明11个沙和新涨的10个沙,设置海门直隶厅,隶江苏布政使司,现在启东中部地区,当时为海门直隶厅东境。雍正至光绪初年(1723---1875年),长江口北岸的惠安沙、杨家沙、永丰沙等13个沙洲陆续形成并连成一片,因临近崇明,称崇明外沙(崇明岛为内沙)。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崇明县设崇海司巡检署于九龙镇(久隆镇)。崇海界河南为崇明外沙,北属海门。通海界河以南为海门,以北为通州。1928年,崇明外沙(即现在的启东南部地区)脱离崇明县的管辖,设立启东县。辖友助、和济、强明、进德、昌明、辅安、德风、广益、乐同、连丰等10个乡。县政府设在汇龙镇,全县人口30万。启东市委党史办副主任印雪平告诉记者:真正意义上的启东,直到1949年1月启东、海门全境解放,两县恢复建置,海门的东部地区、南通的吕四地区划归启东,隶属苏北人民行政公署区南通专署,才形成目前的启东区域。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斗转星移,岁月变迁。打开第八张2020年的启东行政区划图,可以看到,如今的启东,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北侧,三面环水,形似半岛,集黄金水道、黄金海岸、黄金大通道于一身,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也是江苏日出最早的地方,已经成为长三角地区的一块热土。历尽千年,古镇吕四生机勃勃。早在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建立东方大港的战略设想:“吕四港者,将夹于扬子江北端处,建立渔港也”。可以告慰中山先生的是,去年12月22日,通州湾吕四起步港区通用码头已正式开港运营。启东因海而生、靠海而兴,作为江苏唯一全域靠江靠海、紧靠上海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当前的启东,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一批百亿级项目抢滩布局,特别是“东方大港”百年梦圆、北沿江高铁开工在即,启东昂首阔步迎来了逐梦深蓝的历史性转折、向海图强的时代性蝶变,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全面腾飞其时已至……面对未来,启东将深入聚焦交通互联、资源互通、产业共链、创新共享、生态共保等领域,重点突破,持续发力,坚定打造“五个城市”,即对接上海门户城市、全域创新样板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最美江海花园城市、共同富裕幸福城市,向海图强、扬帆奋进,加快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