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在潺潺流水声中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南通网

发布日期:2023/11/9 14:58:34 浏览:10

来源时间为:2023-11-09

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于11月4日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四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我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处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

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克服局部洪涝干旱等灾害影响,秋粮收获已过九成,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在这张“成绩单”背后,除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农业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之外,还有一个“大功臣”——强有力的灌溉系统。我国的灌溉工程遗产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集中体现了先辈们的治水智慧,也必将为中国农业文明的生生不息注入“源头活水”。

它跨越古今,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从哪里来。洪泽古灌区作为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距今1824年;七门堰最早创建于西汉,距今2223年;宁夏灌区引黄河水灌溉的时期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今天,当我们走近这些历史遗存时,脑海里仍能够浮现出人们在烈日高阳和微风细雨中,巧妙地利用地貌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的生动场景。这种时间上的“恒久性”,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生活在同一个时空里,形成一个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倾耳细听,中华文明就是在江河湖泊中随着万千沟渠奔涌而来的,它把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

它遍布南北,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真实面貌。四川的“都江堰”让成都平原由“泽国”“赤盆”变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浙江的太湖溇造就“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的盛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黄河“几”字弯最北端的河套灌区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年均粮食总产量达60亿斤以上……千年碧波引进“万顷良田”,成就了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农业大合唱”。中华文明中自古以来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它巧妙地作用于华夏大地,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江苏的兴化垛田就是一个实例。当地农民利用枯水季节在沼泽湖滩上开河造田、垒土筑垛,渐渐形成一片片四面环水、五面种植的垛田,形似一个个“水中小岛”。倾耳细听,中华文明不是抽象而是具体的,它不是难以亲近的,而是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典型案例”。

它联结中外,生动阐述了中华文明往哪里去。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159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18个国家。挖掘遗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遗产,从中汲取可资利用的智慧和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农业强国”等一系列战略部署,而灌溉工作则为这些安排提供了重要支撑。湖北白霓古堰自建成以来就有着完善的管理和岁修制度;山西霍泉灌溉工程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建立了以地亩为基础、以水户为单元、各渠相对独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这些都为我们在新时代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灌溉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纽带。倾耳细听,中华文明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开放体系,它不断汇聚人类文明的精髓,也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流水至,万物生。让我们一同领略灌溉工程遗产的千年时空巨变,感悟传统灌溉农业蕴藏的伟大治水智慧,一起找寻熔铸其中的文化根脉、生态绿脉和经济动脉。(陈茹)

最新百姓生活
  •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04-30

    来源时间为:2024-04-24日报讯(记者唐佳美通讯员郁婷婷)昨天,南通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通调查队发布一季度南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工业“压……

  • “港”联天下,助力江苏制造走向世界04-30

    “港”联天下,助力江苏制造走向世界2024/04/2207:38交汇点新闻11.6米吃水船舶常态化靠泊南京港。张越摄连日来,在南京港江盛公司滚装码头,一辆辆新能……

  • 南通老厂房华丽转身文创新天地等你来打卡04-29

    来源时间为:2024-01-03摘要:【南通老厂房华丽转身文创新天地等你来打卡】南通的老厂房变身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创业园,集结了多样化的、休闲和娱乐项目。这些园……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