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百姓生活 > 正文

南通文艺范儿足市民幸福指数提升

发布日期:2016/10/1 13:19:28 浏览:755

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看演出、进体育场、逛博物馆……以往这些略显“奢侈”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为衡量市民“幸福指数”的标尺。

近年来,南通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工程,打造江海文化品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也让普通老百姓成为文化惠民的最大受益者。

艺术精品迭出

在第三届市公共文化服务展示月中,由南通市文化馆主办的第六季百姓戏台周周演如约而至,如今,这一舞台已经成为了我市业余戏剧爱好者交流、展示、合作的大平台,周末“约戏”也成了票友雷打不动的习惯。

业余爱好者自娱自乐欢乐多,专业舞台也吸引着大家的关注。活动期间,由南通艺术剧院打造的越剧《仁医寸心》将在我市五县(市)三区巡演,越剧爱好者可以在家门口欣赏到这部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优秀作品的旋律。

确实,无论是亲自参与,还是静心欣赏,高雅艺术已经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中。

记者了解到,南通市现有专业艺术院团7家,分别是南通艺术剧院(南通市越剧团、南通市话剧团、南通市歌舞团),海安歌舞团、如皋木偶剧团、如东杂技团、海门山歌剧团、启东评弹团、通州歌舞团(通剧团)。

近年来,为了让市民在家门口看到更多原汁原味的南通艺术作品,南通市文广新局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深入挖掘江海文化元素,推出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大型多媒体歌舞秀《梦·江海》受到市民广泛赞许;大型实景体验话剧《长桥酒家》入选了2015年度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原创越剧《董小宛与冒辟疆》获得2013年度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和省“五个一工程”奖;原创大型话剧《又见桃花雨》则入选了2014年度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也获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大型多媒体音舞诗画《水墨同里》亮相第十八届中国吴江“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如东县杂技团丁洋表演的《变鸽子》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金奖,填补了江苏省13年来无缘此奖的空白,被称为魔术界的“南通现象”。

书香浸润通城

在排排书架中畅游书海,在崭新书桌前静静默读,在多媒体电脑上观看高清影视……对于不愿在国庆长假外出看“人海”的市民来说,畅游“书海”是一件很惬意的事。

去年10月1日,南通市图书馆(南通市少儿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运行,这象征着南通图书馆完成了从藏书楼式的老馆向现代化新式图书馆的华丽转身。新馆运行,也让南通本地人及在通异乡人有了一个崭新的大书房。

随着市图书馆新馆启用,全市已有8座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初步建成。同时,南通市充分利用开放大学社区教育的特色优势,加强了社区书屋和特色书吧建设,对市区16个优秀社区书屋进行升级改造,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授予“韬奋书吧”称号,并资助每个书屋300册图书。

书香,飘散在通城的每一个角落。

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市民加入阅读的队伍,在过去的5年中,南通市不断加大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力度,2014年、2015年、2016年连续3年将“加强书香南通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几乎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阅读的身影。

9月20日,南通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市图书馆报告厅举行,今后,促进会将成为社会阅读组织承接政府公共阅读服务项目的“高架桥”,社会阅读组织与阅读关爱对象之间的“连心桥”和社会阅读组织沟通连接其他有志于阅读推广的机构、团体和个人之间的“立交桥”。

处处都是“舞台”

港闸经济开发区龙潭村村民田志萍今年58岁,热爱文艺的她现在是社区老年大学舞蹈班班长,9月28日下午,她带领着社区班上学员进行紧张的排练,以迎接一场廉政文化进社区的演出。

别看田志萍如今已有了专业舞蹈演员的范儿,但在10年前,她不过是个刚入门的业余爱好者,广场、地下室都是他们跳舞健身的地方。“怎么也没想到,我们现在能拥有这么专业的练习教室,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田志萍说。

田志萍所说的专业教室位于龙潭惠民服务中心,这是一个拥有3000平方米,港闸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惠民服务中心。除了排练的教室,中心还拥有一站式服务平台、爱众超市、志愿服务工作站、党史馆,“慈善双雄”道德模范馆、法治宣传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以及道德讲堂等功能。“如今,这里每天都人来人往,成为居民最爱去的地方。”龙潭村党总支副书记刘家骏说。

类似于龙潭惠民服务中心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经成为南通市公共服务的重要阵地,根据规划,每一个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主要具备“7 5 N”的服务功能:即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7个方面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统筹整合体育服务、党群服务、行政服务、民政服务、治安服务等5个方面的公共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设“四点半学校”等其他惠民服务功能。

龙潭惠民服务中心是南通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工作的一个缩影,2016年,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将达到120个。据统计,“十二五”以来,全市财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入达179.51亿元。目前,全市建有博物馆(纪念馆)22家、文化馆9家、图书馆9家,乡镇(街道)文化站97家,村级活动室1811家。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201平方米,比“十一五”期末翻了一番。

其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只是南通市今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的一小部分,该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和均等程度达85以上,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达90以上,居民综合阅读率位居全省前列,让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龚丹江海晚报)

《南通文艺范儿足市民幸福指数提升》相关参考资料:
提升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农民幸福指数报告、幸福指数系统、老年人 幸福指数、长沙幸福指数、幸福指数 新闻、赖汉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不断

最新百姓生活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