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南通资讯 > 正文

南通气象专家告诉您精确天气预报是这样出炉的,南通网

发布日期:2016/2/29 1:30:57 浏览:748

南通网讯全面升级改造8个国家级自动站,建成1部风廓线雷达,引进每秒峰值运算达12万次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十二五”期间,南通气象部门以创新为动力、科技为支撑、精准为目标,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需求,着力提升业务核心能力、逐步建立开放型创新体制、不断增强人才支撑,在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为农服务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了现代化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截至2014年底,我市气象现代化指标体系完成率综合得分88.0分,位列全省第三。

高精细化气象预报“出炉”

“燕子,这段时间你们预报的天气特别精准,说降温第二天就降温了,说下雨第二天就能够看到明显的降水,特别是前阵子在连续几日的阴雨天过后,预报说要出太阳了,第二天的太阳还真不错。”听到母亲对所在单位气象预报精准度的夸赞,今年35岁的盐城东台姑娘彭小燕心里美滋滋的。

“老妈,为了让像您一样的市民获取尽可能准确的气象信息,每一天在咱们气象预报中心都有一大波专家在观测、会商,而后才会有结论数据‘出炉’对公众发布。”来通10年,彭小燕算得上是一名新南通人,现担任市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此前从事过多年的一线气象预报工作。

气象预报是一项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岗位,和所有一线的气象预报人员一样,彭小燕一年365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工作。在工作小册子里,她会每一天对预报结论和市民反馈做一些记录,“11月24-26日以及12月2-4日两轮寒潮,通城48小时降幅均在10℃以上,市民对预报精准度给予好评。”

大家知道这种高精细化预报是如何“出炉”的吗?彭小燕介绍,以寒潮预报为例,气象预报人员在一周前甚至更早就开始对全省预报业务一体化平台里的数值以及冷空气天气活动的过程进行关注;在24~48小时内,根据细网格数值预报产品的不断修订发布冷空气的预计影响程度、时段及区域范围的服务材料;在冷空气发生过程中,通过自动气象观测站和多普勒雷达、风廓线雷达来跟踪服务寒潮影响的程度及未来趋势。

“这是一个极度精细化的预报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预报人员几乎时刻都紧盯着天气过程的演变。”市气象局副局长张鹏说道。而要完成如此精细的预报,除了专业的气象人员外,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政府的政策支持同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2010年,在原出台的《南通市气象管理办法》基础上,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人工影响天气和防雷减灾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修订完善,制定了南通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综合性气象法规;2013年9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南通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工作实施意见》,提出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考核指标;2014年12月,江苏省气象局与南通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进南通气象现代化建设合作协议,内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为农服务等多个方面。

而为了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进程,近5年来,我市气象部门着重提高地面观测的自动化程度和地面观测网的密集程度。全面升级改造了8个国家级自动站,增加云、能见度、降水现象、固态降水、蒸发、雪深、辐射等自动观测传感器;全面升级区域站观测网(117个站),实现1分钟入库、2分钟共享,降水、风、温度、湿度等常规气象要素的平均站距达到10km;建成1部风廓线雷达,与现有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形成对空中的立体监测。更重要的是,南通市气象局还于2012年专门引进了每秒峰值运算达12万次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这在江苏仅南京、苏州、南通3家拥有,硬件设施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最新南通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