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机关事业 > 正文

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6/10/1 13:18:53 浏览:884

举世瞩目的中国极地科学研究近来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南通元素”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昨天下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极地科考安利相随”科普巡讲南通站在市城中小学举行。两位来自极地中心的专家与江海小记者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孩子们诠释了极地科考对于人类的意义、极地环保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人的极地梦。

南通与南极有着不解之缘

南通与中国极地研究有着不解之缘。已故南通籍著名冰川学家施雅风院士是中国极地科学的先驱者;为极地科考提供能源的航空煤油特种罐式集装箱是南通中集的杰作;为科考队员们御寒的被褥出自南通罗莱;祝贺科考胜利的祝功酒则是南通的颐生酒;安利公司与中国极地考察的合作已有15年之久。

昨天的活动拉开了2016“极地科考安利相随”科普巡讲活动的序幕。安利公司因其环保理念和具有符合极地环保要求的优质产品而与中国极地科考事业结缘。至今,共有19款安利家居和个人护理产品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专用产品”。多年来,安利不仅是中国极地科考的支持者,也是环保理念的倡导者,每年都会邀请极地科考专家到全国各地进行巡讲。15年来,安利已经在58个城市举办了99场次巡讲,有18名专家参与,累计近6万人现场聆听了“来自极地的声音”。

南极科考进入航空时代

近年来,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极地科考事业越来越吸引国人的关注。考察队历年来取得的突破和成就有目共睹,但背后的艰险和困难却鲜为人知。

昨天来通交流的两位专家分别是赵勇和王焘,他们分别讲述了他们在南北极科考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创造的奇迹。在历时158天、总航程约3万海里的第32次南极科考活动中,共完成45项科学考察项目和30项后勤保障与建设项目,成果累累:我国首架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成功首航南极,标志着我国迈入南极考察“航空时代”;“雪龙”号采用逆时针航线再次环南极航行,刷新我国船舶到达地球最南纬度纪录。同时,本次南极考察还借助“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的有利契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国际交流,我国在国际南极考察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

“南极哥”的粉丝400万

赵勇,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考察运行部副主任。赵勇的极地研究经历已有30年,他曾经于1993年远赴乌克兰参加接“雪龙号”船回国工作,并曾长期担任雪龙船轮机长,参加了中国第19、21、22、24、25次南极考察和第2、3次北极考察。

由船转岸后,赵勇于2010年11月参加中国第27次南极中山站越冬考察,担任中山站站长,在南极工作生活了17个月。在南极中山站越冬考察期间,他坚持每日撰写博文,与网友一起南极生活,拥有近400万的粉丝,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南极哥”。

赵勇透露,目前我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的建设已经获批,建造工程的总指挥就是指挥冰海救援与突围的著名船长王建忠。

考察团队有一个80后帅小伙

王焘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是一名“80后”帅小伙。他大学所学专业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2011年临近毕业,在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可以在南极考察中有用武之地时,放弃了在外企的工作机会,毅然加入了我国唯一专门从事极地考察的科研与保障业务中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王焘的岗位是南极内陆机械师,主要负责为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的后勤保障尤其是机电设备提供保障。

自入职起,王焘先后4次参加了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第一次他就作为机械师赴极度严寒、极度缺氧、高海拔、低气压、被称作“人类不可接近之极”的南极冰盖海拔最高点冰穹A点区域执行“昆仑站”建站任务。作为当时“昆仑站”队最年轻的队员,而且担负队内最核心的岗位——机械师一职,王焘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获得了当次队“优秀南极考察队员”荣誉称号。

此后,王焘又参与了我国第二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泰山站的建设任务。2014年2月8日,王焘在泰山站收到了习近平主席发来的《致中国南极泰山站的贺信》。作为新一代的“极地人”,王焘在本职岗位上的出色表现充分继承和发扬了“爱国、求是、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

原文来源:南通网_发表时间:2016-09-23_作者:朱晖斌

原文链接:

《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相关参考资料:
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爆炸、华东理工大学工程、陈麒 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mpacc、华东理工大学 范斌、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排名、华东理工大学 创业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