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机关事业 > 正文

南通大学侗族学生杨晓雷:帮助家乡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南通网

发布日期:2016/5/28 7:30:21 浏览:759

南通大学侗族学生杨晓雷:帮助家乡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2014-11-1308:50:36来源:南通网“无线南通,城市在你我手中!”欢迎安装南通报业“无线南通”手机客户端!苹果手机Appstore搜索“无线南通”下载。安卓系统手机可通过360手机助手下载,还可扫描二维码或登录南通网官网()下载。2014-11-1308:50:36.0南通大学侗族学生杨晓雷:帮助家乡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34996要闻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家乡的侗族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得轻松些。”11日,来自广西三江的侗族小伙杨晓雷,将注满南通大学伯藜学社伙伴们浓浓爱心的200多册课外读物,寄给家乡知了小学的孩子们。

杨晓雷是南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大三学生。今年暑假,他和同学在家乡三江县知了小学开展了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这些书,是临走前孩子们写下的心愿。

暑期辅导打开一扇门

大山里有最美的风景,还有一双双渴望学习的眼睛。

云贵高原东南麓的知了小学,6名老师担负着6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夏无风扇祛热,夜无电灯照明,学校甚至没有足够的教室安置244名学生,他们只能挤在桌椅残缺不全、昏暗狭窄的教室里学习。

2012年高考后,作为寨子里第三个走出大山的准大学生,杨晓雷组织了知了小学有史以来第一个暑期兴趣辅导班。

和村里其他两名大学生商讨、取得他们的支持,向校长借教室、借教学设备,说服村里人愿意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他们……辅导班的起步十分不易。其后,在杨晓雷的宣传下,寨里的几个高中生也加入进来:“感觉就像打了一场仗似的,很累,但是很开心!”

平时,孩子们只接触到语文、数学等必修科目,辅导班用音乐和美术给他们打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一开始孩子们其实蛮不开心的,因为暑假还要上学,但是没过几天,一个比一个积极,最后几天甚至在我们之前就早早到了教室。”

伯藜学社为助学添翼

那年夏天,收到南通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杨晓雷同时还获得了一份资助贫困大学生的资料,从中发现了由新加坡著名实业家陶欣伯创办的“伯藜助学金”。

凭借优异的成绩,杨晓雷入学后成功申请到了伯藜助学金,加入了伯藜学社。学校提供的各种补助政策,老师和同学给予的理解、关怀与包容,让初来南通的杨晓雷倍感温暖。但他心底深处却有一件事始终放不下,那就是家乡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我不希望家乡永远背负着贫穷的标签,也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像我们的祖祖辈辈一样,没有知识、没有能力、不知道生活除了种地还有其他的意义。”

大一下学期在商量讨论学社年度工作计划时,杨晓雷提出了帮扶贫困山区孩子上学的方案,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知了小学被确定为社团爱心帮扶山区项目的第一个试点。小伙伴们通过义卖募捐、勤工助学等方式筹集了善款2855元,买了各类学习用品送到知了小学里每位小学生手中。

这一切给了杨晓雷很大的鼓舞。一个新的心愿也开始萌生:和同学们赴山村支教,告诉山里的孩子们:努力,就有走出大山的希望。

支教行动让希望燃起

今年暑假,伯藜助学基金会的一份暑期社会实践计划,让杨晓雷的“暑期知了小学支教”项目梦想成真。7月10日,南通大学学工处唐新林带着杨晓雷等5名学生来到了知了小学。

村里人的热情使师生们深受感动:当天下午村里的大喇叭就将他们到来的消息送到了寨子的各个角落,自此之后他们的住宿地——杨晓雷的家就没有断过人,村民和孩子不管出来做什么事,总要绕到那里去转转。

山区里每顿饭都要自己去山上挖菜、四个大男生挤在一张单人床上、平均每天十几课时,预期招收50名学生最终变成了109名……一个班变成了三个班,五名“老师”,七门课程,从写作到物理实验,从外语到医疗与卫生,同学们始终坚持。

知了寨村支书杨明和校长张世杰说,南通大学支教师生给山里孩子树立的积极向上的榜样力量无穷。村里的大喇叭不时地吆喝着让孩子们好好学习,以后争取考上南通大学。

支教结束返校两个多月后,杨晓雷和同学一起将勤工俭学购得的200多册课外书寄出。随书一起寄出的,还有他们写给孩子们的一句句鼓励——

“书可以拉近你们和整个世界的距离,请一定要认真阅读,好好地倾听来自书本的无声的语言。”

“实现梦想的路上会有很多未知的困难,请你们一定要坚持梦想,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微笑面对,努力克服,而我们也会尽力帮助你们实现梦想。”

记者沈雪梅通讯员范苏吕新颖孙静

《南通大学侗族学生杨晓雷:帮助家乡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南通网》相关参考资料:
南通大学、南通大学 主任、南通大学 部长、南通大学 主席、南通大学录取、南通大学医学院排名、南通大学排名2016、南通大学附属学院、南通大学医学院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