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机关事业 > 正文

制造业、跨江融合,为何成为市长吴新明两会期间的高频词?

发布日期:2023/3/9 10:18:01 浏览:172

来源时间为:2023-03-09

制造业、跨江融合,为何成为市长吴新明两会期间的高频词?

2023-03-0909:17:57来源:

江苏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至好友和朋友圈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明在接受《新华日报》采访时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重大战略指引,让我们心潮澎湃、倍感振奋。2020年总书记亲临南通视察,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两年多来,全市上下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南通好通”优势持续放大,“沧桑巨变”动能加快集聚,“生活幸福”成色日益提升,张謇文化品牌不断擦亮。南通将牢记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待,以推进跨江融合为路径,以建设制造强市为抓手,以增强“四敢”担当为动力,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3月7日中午,江苏广电总台两会特别节目《两会云客厅》栏目,播出全国人大代表、市长吴新明的采访报道,他表示,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江苏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要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海大地展现生动图景,深化跨江融合发展,锚定“首要任务”,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

通商荟在梳理市长吴新明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部分受访内容时发现,制造业、跨江融合成为吴新明市长两会期间提及多次的关键词,这背后有何深意?吴新明在接受澎湃新闻的采访时给出了答案:跨江融合是南通抓住黄金机遇期的有力举措,而制造业则是南通打造江苏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最强拉动力。

抓住黄金机遇期,跨江融合发力提速

通商荟注意到,“长三角一体化”连续第五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

从跨江而来的张氏家族到19世纪50年代出生的张謇,南通人对长江自来就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悟和认知。

2002年7月,两院院士、城市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在考察调研后,作出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知名论断。这一科学结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肯定和广泛赞誉。

“第一城”,离不开张謇,也离不开长江。

南通滨江临海,与上海地域相连、与苏州隔江相望,是全国首批14个沿海港口开放城市之一。南通作为全国少有的滨江临海城市,上海“1 8”大都市圈唯一的长三角北翼城市,肩负着沿江向西、沿海向北传导上海和苏南辐射的重任,对促进长三角南北两翼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一座重要支点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依托叠加战略之机、滨江临海之利、开放发展之先、体制机制之活,十年来,南通着力推动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创新、开放合作共赢、公共服务共享,以更大步伐接轨上海、融入苏南,加快建设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努力让“上海北”成为“北上海”。

跨江融合、接轨上海,是篇大文章,做好并不易。

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推进“一枢纽五城市”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站在新时代风口的南通始终要与上海、苏南同频共振,跨江融合的脚步始终不停歇。

2019年底,南通提出比肩苏南、跨江融合、GDP跻身“万亿俱乐部”的目标。2020年,南通在跨江融合上动作频频。

先是4月,时任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市长王晖率领党政代表团跨过长江、一路向南,赶赴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密集考察,并分别签署苏通、锡通跨江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及经济合作备忘录,迈出了融入苏南更为实质性的步伐。

再是5月23日,2020“百企结对·携手并进”跨江融合发展大会在南通召开,苏锡常通四地“商会牵手”、“百企结对”,跨江融合迎来前所未有之大变局。

再到9月5日,“2020(第八届)苏商发展大会暨沪苏通跨江融合发展论坛”在启东召开。500多位来自全省各地的苏商齐聚启东,畅议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捕捉产业升级新风口,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进一步聚智合力、积势蓄能。

“跨江融合”无疑是近年来南通共促一体化的主要关键词。

在南通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23年南通“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高质量推进苏通跨江融合,合力打造长江口战略协同区,更好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

具体如何落实?吴新明表示,我们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更好发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合力打造长江口战略协同区、沿海战略协同区。

南通坚持以交通互联互通为先导。加密过江通道,推进国家战略性工程建设,打造江苏开放新门户,支撑江苏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

其次坚持以产业创新协作为重点。构建“上海研发、南通孵化”“上海制造、南通配套”品牌,高水平建设沪通科技创新共同体,提升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苏通跨江融合,积极探索载体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等合作机制,加快尽快形成更多突破性进展。

此外,南通坚持以公共服务共享为保障。推进与上海、苏南公共服务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加强共建共享,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跨江融合成果。

南通将以全面推进跨江融合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奋力打造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

一是以建设战略支点为目标服务一体化;二是以交通、产业、创新为重点融入一体化,坚持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全面实施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协同、港口国际货运发展、航空货运发展、生活物资保障、企业总部招引等五大行动,力争在交通互通、产业协作、创新协同上取得新突破;三是以优化体制机制为保障推进一体化,积极推动各板块、各开发园区与上海、苏南结对发展,主动探索载体共建、资源共用、利益共享等合作机制,加快形成更多突破性跨江融合成果。

吴新明强调,作为总书记亲临视察、点赞勉励的城市和江苏重要经济板块,南通将坚决扛起省委赋予“发挥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作用”,充分发挥通江达海、紧邻上海、战略叠加、“南通好通”等独特优势,以推进跨江融合为路径,以建设制造强市为抓手,以增强“四敢”担当为动力,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努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在江海大地充分展现可观可感的生动图景。

打造重要增长极,制造业成最大爆点

从依靠纺织起家的“中国近代第一城”到如今的“万亿之城”,制造业何以成为南通的底色?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南通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难,在极不容易的年份创造了极为难得的业绩,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万亿元、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2。细析南通经济动能,可以发现,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越来越大、拉动效应越来越明显,2020年、2021年、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占该市GDP比重分别为36.9、37.8、38.4。去年,南通入选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2个制造业集群入围“国家队”,新增江苏独角兽企业2家、实现零的突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5万亿元、增长8.9;制造业入库税金同口径增长7.3、增速全省第三。

“南通靠制造业起家,也必将靠制造业走向未来。”吴新明分析,“十四五”时期是南通调整经济结构、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窗口期,在这个极为关键的当口,必须深刻认识制造业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好建设制造业强市的新征程。

在今年1月30日召开的南通制造业发展大会上,机遇一词,在会上被多次提起。2022年,南通大港口、大机场、大通道建设全方位突破,通州湾新出海口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码头开港运营,南通新机场前期工作全面提速,历史性实现张靖皋长江大桥、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通苏嘉甬高铁4条过江通道同年开工,已然站上跨越发展的“风口”。“但机遇往往稍纵即逝、不会凭空转化,抓住了‘风口’就能‘扶摇直上’,抓不住就会变成‘一阵风’吹走。”吴新明提醒,必须坚决破除机遇疲劳、优势疲劳,积极承接上海、苏南的制造业转移,以项目快落地、制造业大发展促进机遇转化,真正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胜势。

推动制造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南通明确“四个坚持”路线图:

坚持项目为王,跑出招引建设“加速度”。

坚持量质为重,下活集群发展“一盘棋”。

坚持转型为要,点燃动能转换“强引擎”。

坚持环境为金,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吴新明表示,制造业就是南通的根,根深才会叶茂。当年,“爱国企业家典范”张謇先生践行实业救国,使南通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南通靠制造业起家,更要靠制造业走向未来。我们将坚持产业兴市、制造强市不动摇,加快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全面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主要是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招商引资拓增量。把招商引资作为永恒主题,以跨江融合、总部经济、外资项目为主攻方向,既抓“顶天立地”的旗舰型项目,又抓“铺天盖地”的科技型项目和人才项目。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提质量。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积极做优沿江科创带,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加快集聚高端人才。

三是强化壮群强链优结构。深入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聚焦重点制造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南通→未来

不论是推动跨江融合,还是做大做强制造业。2023年的南通都是值得所有人期待的。

有人说,2023年将是一个更大不确定时代的开始,未来几何我们不得而知,但今天的南通在经历了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的困难挑战后,拥有了继续向前的勇气。

这份勇气来源于南通自身,也来源于当下的南通所处的诸多机遇。

首先是企业家成长环境。

百年前,张謇自称兴办实业可谓是“幸而利,幸而成”,却又“至于钝,几于败”,感叹自己“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今天的南通,正全力擦亮“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把企业的烦心事当成政府的操心事,做到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大力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真正成为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标杆城市。

今天的通商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其次就是加速度中的南通,为所有人种下了可以无限想象的种子。

从过去“有江无桥”“有海无港”,到如今大桥、大港、大通道次第圆梦,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速形成。跨江大桥长虹卧波,“八龙过江”指日可待,从隔江相望终到跨江融合,南通正全面融入上海、苏南半小时都市圈,打造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建设全国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扬帆奋楫,江苏新出海口、南通新机场等战略工程建设蓝图全面铺开。

一个个襟江带海、承南启北、联通内外的战略性开放枢纽为南通承载战略机遇、重塑经济格局、提升城市能级,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无限可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南通时所说:这里是沧桑巨变。

同江海奔流、与时代同行。今天的南通正以“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之姿,御风而上,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资料:1.

[1] [2]  下一页

最新机关事业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