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南通资讯 > 正文

海安:洼地崛起高质量发展高地

发布日期:2019/10/31 14:39:25 浏览:466

来源时间为:2019-10-08

“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江苏东部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北翼产业高地、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宜居宜业幸福之城,以高质量发展的过硬成果,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不久召开的海安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发出动员令,海安将进一步对标找差,以高质量发展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去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海安撤县设市。站在新时代的风口浪尖,海安高举高质量发展大旗,主要指标呈现平稳运行的好势头。今年上半年,海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4.2亿元,增长6.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6亿元,增长4.2;工业应税销售966.4亿元,增长24.2;服务业应税销售1044.7亿元,增长49.9。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排名均前移1个位次,分别列第28位、第7位。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前移4个位次,列第26位。

扭住“牛鼻子”,地标产业耀然崛起

产业兴则城市兴。地处里下河洼地的海安,也曾是经济洼地,被戏称为南通“小六子”。改革开放以来,海安紧紧围绕“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不懈抓企业规模培育。2007年,海安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2012年起,海安连续四年在南通市重点经济工作考核中夺得第一;2016年、2017年,海安连续两年在南通市“四个全面”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在南通市项目建设考核中保持“季季扛旗、年度夺冠”;2015年,海安在南通市率先突破工业应税销售千亿元大关,此后,一路领跑。

上半年海安工业应税销售总量、增幅均居南通第一。“工业经济之所以持续高位增长,海安有三宝:龙头企业作支撑,竣工项目输新血,科技创新添动能。”海安发改委主任夏卫军表示。

龙头企业已成为支撑海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去年,海安启动实施“5123”工业大企业培育工程,动态保持80家的培育模式,在工业企业间营造争先竞优、比学赶超的浓烈氛围。

5月,总投资100亿元的正威国际集团光电显示偏光板产业基地项目在海安签约落户,目前一批10亿元以上项目在谈。今年以来,海安持续开展“重特大项目落地落实年”活动,以招大引强选优为导向,持续跟进重点在谈项目,确保在10亿元以上项目,尤其是5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的招引上有更大突破,加快项目落地。

2012年以来,海安始终坚持“枢纽海安、物流天下”战略取向,全力打造江苏东部“公铁水”无缝对接的商贸物流高地,服务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比重提高、结构优化、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

投入超过100亿元,从无到有编织“公铁水”无缝对接的联运网络;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三大国有期货交易机构成功入驻,交易种类达到7个;海安商贸物流园2.8平方公里核心区已全部建成,入驻功能性、平台类项目16个,集聚主营收入超亿元企业28家,实现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超370亿元……一个个鲜活的数据,标志着从“无”到“有”的物流产业,逐渐成为海安现代服务业的“中流砥柱”。

建筑业是海安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之一,1949年至今,海安建筑业的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变强。1978年,海安建筑民兵团成立,数以千计的建筑铁军远赴新疆、大庆,用汗水浇筑了一座座优质工程,揭开了海安建筑队伍进军省外市场的序幕;2012年海安成为全国第7个、全省第1个“中国建筑之乡”;2018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501亿元,建筑业主要指标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抓牢“关键点”,创新能力大提升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2015年,海安成为全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两个县级试点城市之一,成功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2017年,省政府专题发文推广海安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经验。2018年5月,省政府通报表彰海安为贯彻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科技创新40条政策”成效明显的两家县级城市之一。2018年12月,海安获批建设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近年来,海安围绕“产业高地,幸福之城”战略定位和“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地区”战略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9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8。

江苏长江以北第一家落户县级的国家级开发区——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海安高新技术开发区,省级江苏海安商贸物流园,中国首家落户县级城市的国际合作园区中意海安生态园,江苏“南北合作示范园区”常安纺织科技园,承接上海产业和技术辐射的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近年来,海安始终坚持平台打造“第一支撑”不动摇,全力推进平台建设,精心打造发展载体,促进生产要素沿功能区连片、依次、合理分布,为提升海安区域核心竞争力注入新力量。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优质平台既是集聚各类资源要素的重要依托,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如今,特色产业园是海安新一轮开发建设的最重要载体和高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阵地。在高新区,有重型装备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汽车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科创园;在开发区,又按产业划分了台资产业园、常安纺织园、机器人产业园、中意产业园……

今年5月,海安成功举办第六届“创新创业在海安”主题活动,现场签约共建院士工作站、引进原创性成果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重点科技服务平台等40个项目,企业和专家共达成合作意向85项。“创新创业在海安”日益成为海安最响亮、最具含金量的城市名片。

企业是实现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海安不断巩固和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鼓励行业龙头建设企业研究院,面向产业开展共性技术研发、重大核心产品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龙头企业深耕行业细分市场。上半年,中国天楹的固废资源化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获省企业重点实验室立项公示,全省共11家。联发纺织获省院士企业研究院立项公示,全省共2家。海安南京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获省新型研发机构奖补立项公示,南通唯一。

上半年,海安全市共有121家企业与66所高校院所开展了产学研合作项目。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24个,与国内重点院校合作项目41个,与中科院各院所合作项目14个,合作经费100万元以上产学研项目7个,对接上海合作项目28个。鑫缘集团、联发纺织、铁锚股份入选江苏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入选数南通第一;联发纺织入围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海安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今年起,海安启动实施“海陵英才”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第一批“海陵英才”计划项目完成评审,11个项目获得资助,最高资助项目250万元。上半年,海安引进产业 5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1人。鑫缘茧丝绸集团储呈平入选国家“万人计划”。

瞄准“根本点”,幸福之城放光彩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服务工作则是夯实民生之本的重要基础。海安县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为了让城乡居民享受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海安大胆先行,连打“组合拳”:在全县建立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配备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所、工作和制度“六到位”。专职劳动保障协理员,已成为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桥梁”、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的“保姆”、扶持群众创业的“指导员”。

“以前,这一片都还是农村,没有上规模的居住小区,也看不到什么高楼大厦。现在大不一样,周围都是楼盘,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漂亮!”家住海安城东镇开屏村7组的张金宝大爷颇有感触。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海安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线,以完善城市功能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加快推进交通畅通、园林绿化、功能提升、市民安居四大工程建设,不断提升城乡“颜值”和通行“气质”。

去年,海安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今年,该市又启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掀起“创文”“创卫”热潮,海安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去年8月,海安入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7月14日,海安“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亮相“文明实践志愿同行”第四届江苏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并一举夺得金奖,叫响海安文明实践靓丽品牌。

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过程中,海安积极探索“123456”工作模式,实施“四化推进”机制,构建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文明实践网络,全市设立1个中心、5大平台、6类实践基地、10家实践所、231家实践站,下延设置500家实践点,首创“三入三自”工作法,实现“全域、全员、全天候”目标,打造群众身边的“10分钟志愿服务圈”。全市375支志愿队伍、14万名志愿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每年人均服务时长达30小时。

本版撰稿卢锋吴薇本版摄影姜明顾华夏

最新南通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