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南通资讯 > 正文

江海大讲坛十年举办百期讲座成为南通文化名片

发布日期:2016/7/5 0:56:30 浏览:1110

5月22日上午,南通“江海大讲坛”引来了创办之后的第100期演讲,主讲嘉宾俞邃开阔的视野、生动精辟的解读让现场300余位观众沉醉其间。互动环节,一个个问题机锋暗藏,一次次回答妙语连珠……短短2个小时内,现场数度响起热烈的掌声。自2006年开办以来,江海大讲坛每月一期,累计听众超过10万人次,已成为南通标志性、大众性、公益性、开放性的普及人文社科知识的新载体。

南通人自己的“百家讲坛”

富而厚教,盛世修文。

2006年,全党全国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浪潮兴起,央视《百家讲坛》、上海《东方讲坛》红极一时。能否办起自己的“百家讲坛”,借以提升市民素养,拓宽干部视野?群众思想文化工作基础扎实的南通,开始谋划一个新平台的搭建,南通市委宣传部专程赴上海考察学习。

次年六月,由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崇川区委宣传部承办的南通本土文化原创讲坛问世:崇川区委礼堂内,上海心理咨询学会会长王裕如诠释“关注成长”,江海大讲坛盛妆启航。10年间,周国平、金一南、张召忠、吴建民、陈文茜……一批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陆续走上讲坛,为南通市民烹制一场场群众思想文化的盛宴。

江海大讲坛历久弥新,曾于2012年、2014年两度斩获“江苏省优秀讲坛”荣誉,并加入省委宣传部“紫金讲坛联盟”。在其引领下,南通全市各地各部门涌现出一大批公益性讲坛群,形成我市独特的思想文化品牌。

十载光阴,江海大讲坛如何生生不息愈发精彩?崇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田桦介绍,大讲坛定位明晰,符合大众审美趣味,契合受众主体内在期待。此外,讲坛借鉴上海“东方讲坛”经验,管理运作不断成熟,不断积累壮大的专家资源库让大讲坛有了把科学理论、先进文化、科技知识、文明素养源源不断注入“末梢神经细胞”的动力。

在保持讲坛独立性、公益性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主办方还积极争取和整合有效社会资源,多家南通本土知名企业先后冠名赞助讲坛,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后盾。

理论传播独树一帜

与国内多数社科普及和文化传播品牌活动不同的是,江海大讲坛除了文化启蒙外,还承担着思想启蒙的功能——党的创新理论传播。

“江海大讲坛开办以来,注重面向基层和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带动干部思想大解放,群众素质大提升。”南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正平说。

从2013年起,大讲坛先后推出《和你走近十八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方略漫谈》、《四中全会:标注依法治国新高度》、《“一带一路”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解读》等理论宣讲性质的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解析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政治、经济、法治、外交等方面的重要论断。

这样的理论宣讲类讲座,同样一票难求,市民听众热情有增无减。

“目击而道存。”南通体臣卫校退休教授陈叶生的笔记本扉页写着这句话。100期讲座,他的听讲记录一次不落。翻开厚厚的本,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和“一带一路”讲座的记录内容尤其详尽。“专家开讲前感觉离自己很遥远,但一开口就拉近了距离,我们也听得懂。”他说。

历次理论宣讲性质的讲座无不聚焦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疑点、全面深化改革中利益关系的交织难点和全媒体时代社会矛盾的易发焦点等,针对性较强。黄正平将此概括为三个“善于”:主讲嘉宾专家善于运用群众语言讲理论,浅显易懂;善于用古今中外法讲理论,信息量大;善于通过讲故事讲理论,鲜活生动。

“理论宣讲要顶天际,接地气,江海大讲坛用老百姓感兴趣的东西来落实理论武装,根据群众的需求来进行理论武装,既强调计划性、系统性,又强调及时性、针对性、多样性,真正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了凝聚人心的大熔炉。”

让讲坛走得更远

江海大讲坛10岁100期,如何让她走得更稳健,走得更高远?

崇川区委宣传部两次召集热心听众代表,就江海大讲坛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市民陈锦章认为,大讲坛应当面向不同群体做好宣传,遴选主题,努力扩大中青年和少年儿童的参与度,使听众结构更趋合理。市民王燕梅建议,应增加电台广播、网络和手机直播渠道,推出江海大讲坛公众号,招募志愿者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进一步扩大讲坛在南通乃至江苏的影响力。市民席德炽则表示,应该有更多本地专家、学者登台讲解江海历史、文化、政治和经济发展,为全体南通人加油鼓劲。

“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字字珠玑,言之凿凿,也契合了下一步大讲坛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章树山表示,100期意味着江海大讲坛站在了全新的起点上,今后要注重在内容、形式和层次上有新的更大提升。

内容上有大力度。更加突出思想和价值引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势任务教育和社科普及工作,在传承和发扬先进文化、提升市民素质中发挥更大作用。

落地上下真功夫。紧扣市民生活举办“接地气、聚人气”的普及讲座,细分听众群体,加强对本地学者的挖掘培养,建立起南通专家资源库,做到沟通零距离,闻声有启迪。

传播上有新突破。善于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加强对大讲坛的宣传和推介力度,增强传播效应,强化调查互动,推出大讲坛系列丛书、光盘制品以及专访报道,进一步扩大讲坛影响力,为市民撑起一片精神家园,也为江海南通不断拓展精、气、神。(郭亮)

最新南通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