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您现在的位置: 南通百姓网 > 南通资讯 > 正文

南通这对父女都曾参军入伍,而且均为通信兵

发布日期:2022/11/30 11:13:45 浏览:123

来源时间为:2022-08-01

南通这对父女都曾参军入伍,而且均为通信兵——家庭相册见证两代人从军梦

2022

08-01

09:44

来源

南通家庭在线

一九八六年,陆俊在家中抱着三岁的女儿合影。

南通家庭在线

陆俊的军装照。

南通家庭在线

陆姗姗身穿海军服的照片。

68岁的退伍老兵陆俊,至今珍藏着退伍时拍摄的军装照;39岁的陆姗姗女承父业,也曾经是一名通信兵,身穿海军服的老照片夹在家庭相册内。在第95个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陆俊一家,聆听他们照片里的光阴故事。

父辈多人来从军

陆俊家住崇川区学田街道紫荆花社区,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父亲兄妹8人,排行老三。他的六妹陆逸是新四军老战士,妹夫陈问心是陈赓大将的六弟,曾在新四军当通信兵,新中国成立后任国防科委后勤部营房部部长。”陆俊介绍,“八叔陆家华在新中国成立后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参军入伍,二哥陆勇也在部队的大熔炉里锻炼过,回来后在公安战线工作多年。”

1969年年底,陆家又多了一名军人——陆俊光荣入伍。“我参军的部队,就是在抗美援朝中‘奇袭白虎团’的英雄部队。”陆俊说,战斗英雄杨育才率小分队圆满完成“虎口拔牙”——突袭南朝鲜军精锐部队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的任务。

“我刚参军时,杨育才是团侦察股长,毛主席后来亲自给他升职,提升为副师长。”陆俊说,在这支英雄的部队自己成长很快。“入伍后,我被分配在特务连做通信兵。”陆俊介绍,通信兵是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兵种,“我苦练发电报技术,曾荣获全师通信兵比武第一名。那一串串点划清晰、清脆悦耳的电报密码声,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心有灵犀一线牵

入伍3年后,陆俊复员回到家乡,分配到邮电局电报科工作。“工作和在军营差不多,还是发电报,是宁通线的一名报务员,工号36。”陆俊说,当时和省内其他城市邮电局的报务员在同一条线路工作,上班四班倒,“南京有一名工号139的女报务员,我们经常在线上相遇。”

当年省内各市邮电局有互相走访的制度,线上认识两年后,陆俊与这名“139号”南京姑娘线下见面了。“他年轻时英俊潇洒,挺拔身姿尽显军人气质,我一见钟情。”回眸甜蜜往事,66岁的陈蔚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相恋数年后,陆俊与陈蔚携手走进婚姻殿堂。陈蔚的工作也从南京调到南通。

陆俊与陈蔚当年都是单位里的业务尖子,夫妻俩印象深刻的是唐山大地震那年。“地震后那段时间,工作特别繁忙。”陆俊回忆,当时往来电报非常频繁,自己连续工作7天7夜,只在非常疲倦时打个盹儿。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陆俊与陈蔚在邮电局电报科报务员岗位上工作多年后,先后退休。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电报也不再是主流通信工具,已被移动互联网替代。

女承父业同兵种

2001年,18岁的陆姗姗中专毕业后,受父亲影响,女承父业也参军入伍。“我是南海舰队的一名通信兵,平时在陆地工作。”陆姗姗说,“当时的通信兵已不发电报,主要是接电话,要背熟500多个五位数号码。”

陆姗姗在部队表现良好,参军5年曾两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退伍前,她身着海军服与战友们合影,留下青春的珍贵记忆。现如今,陆姗姗儿女双全,家庭幸福美满,女儿11岁,上四年级,儿子9岁,上二年级。

“父亲和我都喜欢军事题材的影视剧,他这几天在看全景展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影视作品。我最喜欢看的电视剧是《特种兵之火凤凰》。”陆姗姗说。2019年的国庆阅兵式,当时全家人也一起收看,人民军队的全新面貌,展示了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强大实力。

陈蔚说,闲暇时喜欢翻看家中这本已泛黄的老相册,丈夫退伍时身着军装英气逼人,女儿身着海军服朝气蓬勃,这本家庭时光相册,见证了他们父女的从军梦。记者尤炼

最新南通资讯

欢迎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