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代表中共南通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南通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富民进程,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与时俱进丰富拓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内涵,优化完善发展思路,逐项落实“五个迈上新台阶”重点任务,市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圆满完成。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注重量质并举,力求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48亿元,五年连跨3个千亿元台阶;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6亿元,五年翻了一番。县域经济竞相发展,各县(市)均跻身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和工业百强县行列。
创新转型迈出坚实步伐。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南通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入选中欧绿色智慧城市试点。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科技进步贡献率明显提高。“十二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1家,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速高于工业投资14.8个百分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分别提高11.5个和12.6个百分点,船舶海工、家纺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筑业总产值居全省之首,成为江苏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8.6个百分点。新增金融机构11家、上市企业10家。农业基本现代化实现程度位居苏中苏北首位,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建立深化改革组织工作体系,实施重点改革70多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协调推进。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等列入国家级试点,并取得初步成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实施,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进展顺利。
开发开放实现重大跨越。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沿海开发、江海联动、陆海统筹乘势推进。崇启大桥建成通车,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开工并加快建设,临海与沿江高等级公路对接贯通,海洋铁路建成,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完成并开通动车,长江干线太仓至南通段12.5米深水航道通航,兴东机场建成国际机场,公铁水空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十二五”以来,海安、如皋、海门开发区和南通高新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园区,南通综合保税区获批,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达到6个;新增洋口港、启东港、兴东机场3个一类开放口岸,总数达到5个;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获批设立。全市实际到账外资连年稳定在20亿美元以上,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46家、央企49家;外贸进出口总额平稳增长;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劳务增长迅猛,成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江苏“走出去”先行先试试点城市。
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成效。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十二五”期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6.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快速畅通工程全面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县(市)城建设步伐加快,重点镇和中心镇建设力度加大。通洋高速建成,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农村客运实现村村通。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市,各县(市)创建国家生态市(县)均通过命名或考核。
文化强市建设成果喜人。强化先进思想文化建设,文化凝聚力、引领力不断提升。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市及各县(市)一批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成使用,中华慈善博物馆建成开馆,环濠河博物馆群成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全市万人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五年翻了一番。“十二五”以来,培育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44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34。全国首家海峡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区落户港闸。文学艺术创作出新出彩,200多件作品获国家、省级奖。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涌现出宋英、徐超、吴锦泉等重大典型,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各县(市)均成为省文明城市。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努力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十二五”期间,办成重点民生实事项目215项,财政用于民生支出比重由70.5提高到75。新增就业45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2.5。完成人均年收入低于5000元人口脱贫任务。全面普及15年教育,成为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5所高校升格或更名。五大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7。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完善。率先建立基本照护保险制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菜篮子”工程、饮用水安全和备用水源建设得到强化。
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加强。支持人大立法和依法监督,首部地方法规《南通市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万名代表小康行”活动有声有色。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政协民主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协商民主走向制度化、常态化。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党的群团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六连冠”。社会治理方式在创新中拓展,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诚信南通建设、崇川社区邻里街坊治理等经验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蝉联全国法制宣传先进城市,公众安全感、法治建设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管党治党水平明显提升。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党建引领和保障功能增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从实、标本兼治的制度体系日益完善。县、乡两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选人用人公信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党管人才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前列。基层党组织在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全面推进,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取得实效。党风廉政建设、“三清示范区”创建、机关作风建设持续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委十项规定有效落实,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
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这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继往开来、接力奋斗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我代表中共南通市委,向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通部队,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南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较大但人均水平不够高,产业门类较多但集聚度、竞争力不够强,中心城市首位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趋缓,社会稳定方面的风险和隐患不容忽视,干部能力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仍需加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第一,发展是南通必须始终凸显的主题。在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我们把握大势,保持定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营造重实业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广大企业家、各级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第二,创新是引领南通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向未来发展制高点,我们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正在走出一条以创新引领转型、以转型实现发展的新路。第三,富民是推动南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顺应老百姓追求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的新期盼,我们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既关注群众当前诉求、办好民生实事,又着眼长远安排、完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了更多的公平获得。第四,团结稳定是做好南通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稳定是和谐的基础、发展的保障。离开了团结稳定,改革发展将无从谈起。我们倍加珍惜团结,全力维护稳定,营造了有利于发展的和谐环境。第五,加强党的建设是南通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找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结合点,形成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格局。以上五个方面,是全市上下在改革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应当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发展阶段特征的重大变化,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科学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我们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省委希望南通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好上又好、能快则快的发展要求,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富民进程,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新理念为引领,推进转型发展、加快富民进程,南通大有可为,也应该大有作为。这是落实国家和省对南通定位,争创区域先行优势的战略选择。我市在陆海资源、交通区位、民间资本、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产业国际分工合作中处于重要节点位置。国家和省明确南通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等功能定位,是对我市综合发展条件与潜力的肯定,也赋予我们在全国和江苏开放发展、协调发展大局中的重大责任。我们要自觉对照定位要求,提升发展标杆,丰富小康内涵,努力成为长三角北翼发展的桥头堡和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深刻把握当前区域经济竞争加剧、资源要素偏好性流动加快、行业和企业分化加速的趋势,营造更优的经济环境、政务环境、商务环境和生态环境,努力在资源要素激烈争夺中成为优选地,将比较优势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我市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转型初期,面临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增长动力转换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转型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抓住中国制造2025、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政策窗口期,着力破解产业处于中低端、生产要素供给不匹配、城市和交通功能不强等结构性矛盾,奋力爬成长之坡、过转型之坎,在结构优化和动能转换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这是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创造全市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的是要加快富民进程,实现全市人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从我市小康指标监测情况看,作为核心指标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是一块明显的短板。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的背后,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全员劳动生产率还有待提高。我们要通过经济中高速增长来夯实民生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添发展和富民的新动力,通过优化商品结构和公共产品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也倒逼经济转型升级。因此,全市上下必须坚持好上又好、能快则快发展,加快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实现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好上又好,就是对“好”的追求永不止步,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能快则快,就是对“快”的要求不设框框,既不因急躁而盲目设定不切实际的指标,也不因懈怠而随意降低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速度,充分释放各种要素的最大潜能,推动南通发展迈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